3月29日,,德國馬爾堡大學藥學院生物藥學研究所所長李書明教授來到藥學院,,為藥學院師生作了一場題為“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the DMATS prenyltransferases” 的學術報告,。報告主要闡述了異戊烯基轉移酶的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方面的研究,,及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及方法,。李書明教授還對其研究工作及近期研究進展進行了介紹與交流,。報告會由藥學院院長張勇慧教授主持,,藥學院厲巖書記,、陳家春教授,、阮漢利教授及其他相關老師參加了報告會,。
3月30日,李書明教授在藥學院會議室給相關專業(yè)的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講述了天然產物生物合成方法,。他用了一天的時間給大家介紹了主要的天然產物生物合成路線和研究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的方法。李教授生動和淺顯易懂的講授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好評。課堂氣氛熱烈,,老師和同學們踴躍提問發(fā)言,。這一系列的深入交流幫助師生們了解了學科最新動態(tài),開拓了科研視野,加強了相互溝通和了解,,有利于進一步的深入合作研究,。
李書明教授是德國馬爾堡大學C4教授,任該校藥物生物及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他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真菌次生代謝產物生物合成途徑的遺傳,、生化及其代謝工程研究。其研究組是世界上最早從真菌染色體基因組序列中找到次生代謝產物合成基因并進行驗證的研究組之一,。成功的建立了真菌次生代謝產物的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研究方法,,克隆了多種曲菌中幾十個包括異戊烯基轉移酶在內的次生代謝產物基因,并成功地在大腸桿菌或酵母中進行了表達,,通過對酶產物的光譜分析鑒定了它們的結構,驗證了蛋白酶的功能,,系統(tǒng)研究了蛋白酶的性質,開辟了新領域,。并用酶學法合成了一系列異戊烯基取代的吲哚生物堿及環(huán)形二肽的衍生物,。近幾年又開展了合成生物學在藥物開發(fā)中的應用等新課題。共發(fā)表包括PNAS, JACS, Nat. Prod. Rep., Chem. Biol. JBC, Adv. Synth. Catalys.在內論文160多篇,在讀博士研究生13名,。其研究獲德國鳳凰藥學科技獎三次(1997,2004,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