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同濟-馬爾堡藥學學術(shù)交流會(Tongji-Marburg Summit Forum on Pharmaceuticals)在藥學院3號樓五樓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次會議由同濟醫(yī)學院藥學院和德國馬爾堡大學藥學院共同承辦。參加本次會議的領(lǐng)導(dǎo)嘉賓有馬爾堡大學副校長Michael B?lker,、校外事處處長Petra Kienle,、藥學院院長Michael Keusgen,、副院長Carsten Culmsee、李書明教授,、Cornelia Keck教授和Moritz Bünemann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同濟醫(y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陳建國,,藥學院黨委副書記厲巖,院長張勇慧,,副院長王凱平,、向明、萬謙以及藥學院師生代表,。本次會議由萬謙副院長主持,。

會上,陳建國副校長和萬謙副院長分別致歡迎辭,,并對同濟藥學院的相關(guān)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陳建國副校長對同濟藥學院近幾年的發(fā)展以及所取得的成績予以了充分肯定。



馬爾堡大學副校長Michael B?lker對該校的相關(guān)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并以“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sm in the basidiomycetous fungus Ustilago maydis”為題作學術(shù)報告,,深入闡述了對玉蜀黍黑粉菌次生代謝物的分子特征。李書明教授則以“Production of prenylated β-carboline derivatives in engineer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為內(nèi)容,,介紹了工業(yè)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生產(chǎn)異戊二烯基化的β-咔啉衍生物的科學前沿研究情況,。Michael Keusgen通過“Macro-Molecule hits Gold - new Insights from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闡述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的新見解,。此外,Carsten Culmsee教授,、Cornelia Keck教授和Moritz Bünemann教授分別作了學術(shù)報告,。

藥學院向明教授、阮漢利教授,、王凱平教授,、李華教授、游慧娟教授,、曾靜副教授分別就代謝紊亂和腫瘤發(fā)生,、五味子的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當歸肝臟靶向性和肝保護作用,、基于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天然產(chǎn)物靶標和機制,、G-quadruplexes的穩(wěn)定性和調(diào)節(jié)作用以及疾病的治療潛力等方面介紹了各自團隊的研究進展。
本次會議報告內(nèi)容具有寬廣的國際化視野和高深的學術(shù)水平,,不僅使與會師生了解了相關(guān)學科前沿動態(tài),,更為大家?guī)砹诵碌乃悸罚钴S了藥學院的學術(shù)氛圍,。雙方將借此次會議,,進一步開展國際合作和學術(shù)交流。
